
一整個下午的研討會,串連起4個不同的議題討論,從「後疫情時代,不用出國也能外銷的跨國市場開發策略」、「海外食品貿易的超市通路拓展」、「如何善用東南亞媒合平台」到「跨境網紅行銷操作實戰」,為期待開拓海外市場的業者,帶來疫情下跨境銷售的新思維。

關於跨國市場開發,VentureFace創辦人謝哲豪這麼說:
目標消費市場以亞洲為例,亞洲各國文化獨立,從歷史脈絡來看,貿易行為早已存在日常生活,加上與台灣地理位置近的優勢,在跨境市場開發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開發亞洲市場的第一步,可以先從客觀分析亞洲各國的經濟數據開始,同時觀察電商產業的變化趨勢,最後整合市場動態和自身經驗。此外,針對大、中、小型客戶,應該設定不同進攻策略,才能符合當地市場需求。
謝哲豪老師除了和與會者分享操作跨國電商和群眾募資的經驗外,也在分享的尾聲,提出後疫情時代,人脈關係變得比以往更重要的心得,期許大家都能以擁有「行銷的思維,業務的行動」為目標,創造跨國市場開發的機會。
【延伸閱讀】實體業者,應配合哪些平台將產品輸出國外?-「跨境電商平台」懶人包
【延伸閱讀】台灣伴手禮走出海外市場!伴手禮店如何運用「跨境電商」克服疫情困境?

關於海外食品貿易的超市通路拓展,翰陞食品創辦人楊翰畯這麼說:
擁有橫跨美西、澳洲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中國、香港、澳門、德國等多國超市通路,除了用心建立與維繫客戶關係外,事前的準備工作也不可輕忽。
第一步進行市場調查時,可以透過各大電商詢問價錢,依據這個數字,再配合不同國家的狀況調整定價,舉例而言,東南亞約可賣1.3-1.8倍、美國約可賣3倍。在詢價和報價階段,建議以台幣或美金計價,盡可能降低匯損。至於核可品質和試驗性的訂單,量少的話,可以直接提供樣品給貿易商,量多則以樣品價出貨,後續還需要多注意外貿流程、貿易條件、風險責任和各國法規等細項。除此之外,經營食品海外貿易,需要特別注意食品保溫、保鮮的問題,建議優先挑選常溫,有效期間較長的產品。
楊翰畯老師也提供了一些通路拓展的方式:包括1.開發信 2.透過第三方(貿易商)引薦 3.參加工商會收集名單 4.政府專案展覽 5.自費海外參展等。即使身處疫情後,也能運用各種方式累積新的可能性。

關於善用東南亞媒合平台,CiRCLELiNKS創辦人盧俐靜這麼說:
前進東南亞市場,可以多國同時進行,打破小島行銷思維,東協貿易通路全包。有些事情做了才知道其中的眉角,專攻東南亞市場的盧俐靜老師,也是經過長時間服務東南亞客戶,從初步接觸到獲取信任,進而成為客戶進軍東南亞國家的最佳夥伴。
盧俐靜老師將開發東南亞市場的經驗分享給與會者,想和在地人做生意,有些你沒想到的小撇步可以遵循!除了市場前測的部分,老師還提到如何選擇在地夥伴、創造市場聲量等,還有一些因應文化不同而產生的有趣差異,像是以外文包裝的產品,定價可以高於當地文字;東西賣得好不好跟在什麼時間開賣大有關係;以及風格明亮、活潑有趣的展場設計對在地人來說更吸睛。
另外,雖然東南亞國家的工作步調比較慢,使用信箱的比例較低,但透過通訊軟體聯繫,創造真人對話式溝通的即時回覆感,就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
關於跨境網紅行銷操作,Daione創辦人馬驊這麼說:
從第一份業務工作開始建立在地人行銷優勢的認知,之後在創業經營青年旅館時,透過邀請國外網紅來台灣住宿體驗,成功運用跨境網紅行銷提高外國觀光客入住率。將這些經驗歸納統整後,深刻體會到想打進國外市場,與其燒廣告費,不如找那國的人幫你說話。
【延伸閱讀】為什麼觀光業該重視「入境旅客跨境行銷」?
想做跨境網紅行銷,馬驊老師提供了幾個步驟:首先先找會講當地語言的行銷人員,進行市場調查,觀察與搜尋在地人使用的社群和論壇,接著與特定領域的網紅進行接洽、簽約流程後,會進入到網紅實際體驗階段,等網紅發文後,再透過論壇操作的方式引發討論,創造網路聲量。
照著步驟操作跨境網紅行銷並不困難,但這一套從0開始的網紅行銷,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,中間還需要面臨語言隔閡以及跨國簽約難題,更不用說後續跨國匯款及發票生成的問題。因此實際走過這趟費時又費力流程的馬驊老師,決定開發一套跨境網紅媒合的自動化管理工具,降低業者想做跨境網紅行銷的門檻。
【延伸閱讀】第三方Cookie退場後,用網紅平台打造全新行銷策略



活動結束後,參加課程的業者們,也把握會後交流時間和講師討論各自的疑問,與會者的產業類別包括食品、美妝、行銷、電商、保健等。參與課程除了能接觸不同的產業知識外,還能與講師和其他業者聊聊分享心得,兼具輸入與輸出的活動,更能加速成長。